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皇后的转生日常 > 第23章 前朝的一则消息

第23章 前朝的一则消息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亮剑:红警基地爆兵,碾碎鬼子 大叔给我天使异能 转职桃花剑仙:开局强吻高冷校花 全民模板系统 他从硝烟处走来 重启人生之活成宠儿 美女师娘太漂亮,只好退婚未婚妻 重生为杨广:我在隋朝耍流氓 孽徒下山后,七个师姐总想吃葡萄 爱上她的理由

“你这个消息挺灵通的?从哪听来的?兵部还是通政院?”乐正阳虽然任礼部尚书,还管理外事司,但兴致缺缺的他很少过问外藩事务。而外事司的文件,更多情况下是直接交给皇帝或太子的。

“东宫。”阎良弼回答道,“而且是武安侯发来的急件,外事司文件里也有。身为礼部尚书,你连这件事都不知道?”

“外事司的事务我又不过问。”乐正阳不感兴趣倒是其次,关键是外事司郎中压根不理自己,只想着把自己的东西送到御书房那边。

若不是自己清楚官制,还以为外事司是独立的衙门。“得了,反正这事儿让兵部操心得了,我还得看看今年的议程。”

天命五十二年,礼部要办的事情并不少。科考事宜,可能都算是容易办成的那一类了。

“你先忙你的,我可走了。”阎良弼离开了礼部衙门,随后便入了东宫。此时的皇帝还没理政,而是将大部分政务交给了太子的班底。

六部九卿之中,除了礼部和工部是皇帝的人,剩下的衙门,几乎没有不是太子党的,除了都察院。独孤信是难得的“清流”,

由于独孤信的请辞,都察院暂时由左都御史齐荣暂代,至于新的人选,吏部那边还在铨选。

不过,这天的东宫气氛并不算和善,因为外事司的最新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。急件称,来自法兰克的使团,已经抵达了广州,并请求朝廷的朝见。

若是乐正阳在这里,肯定又要大骂这些泰西人“蛮夷也”,根本不会理会。但外事司的官员认为,我朝有必要与之交涉一番。大兴并不举海禁之策,但仍然限制绅民的远洋航行。

尤其是几十年来,越来越多的泰西人出现在南洋的海面上时,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从西洋来的海寇,应该以海禁策封之,尤其是限制内地人民与他们的交流。

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泰西人信奉所谓的“景教”,倡导所谓的“天主至上”“不敬祖宗”,这些玩意对兴国士大夫们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认识性颠覆。

在钦天监和太医院,也存在着些传教士,他们是为数不多被允许留在京师的泰西人。他们的思想能被人们所接受是一个未知数,但这些人有大用处。

比如说,泰西人精通制造火器和大炮,特别是斯维里埃人,他们向兴国提供了一种新型战术,即所谓的“线列线”。

但是,这种战术对一支军队的火器装备率、枪炮性能和兵员素质要求很高,因而除了“京师六卫”,几乎没有什么适用性。

“这群西人一来就没什么好事。”一些官员连忙道,“二十年前,斡罗思派出了使臣来到了京师,结果转手就与我朝作战。好在我朝天兵神速,才将这些蛮夷驱逐出去。太子殿下,臣以为,理应将这些法兰克人驱逐出去,永不得入。”

“臣附议。”

“臣亦附议。”

面对着部分官员的提议,太子殿下显得有些犹豫。毕竟,这些法兰克人船上虽然带了武器,但并没有向我朝官民行不法之事,若是强行驱逐,很可能演变成武装冲突。

至于另一派官员,则默不作声,似乎对这种事拿不定主意。

这时,阎良弼站了出来,提议道:“臣以为,这件事应由陛下裁决。”为了防止意外,阎良弼的建议是让皇帝决定,无论出了什么事,也都不会是太子的擅自行动。这番话,还是得到了太子的赞同。

只是,到了养心殿内,太子就看见了极度混乱的一幕。门口尽是些杂物,地上也都摆满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她的新童话 我的爱情日志 妃暖君心:皇上,请翻牌 娇女重生之男神离远点 让你做任务,你去创飞男女主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从猛虎开始的进化 天才女元师 重生复分:我携空间来 那夜后,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
返回顶部
document.write ('');